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> 首页 > 心理自助 > 自助资源 > 心理知识 正文

允许自己脆弱,才有力量强大

资料来源:      日期:2016年06月08日 20:18     浏览量:

 

文:侯瑞鹤丨微信号:zitengqinzi,已获授权

不管父母是否意识到,内心都会有一个或模糊或清晰地把“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”的想象。然后,按着这个画面的指引,用自己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养育目标。

“没关系”,是不接纳孩子感受的常用托词

强强的妈妈是一个工作家庭都很能干的女人,对孩子的照顾细致周到。强强上了幼儿园后,妈妈发现孩子胆小、敏感、退缩。强强妈妈有些焦虑,希望孩子能够大胆,坚强,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。

一天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,强强委屈地对妈妈说,班里的一个小朋友说不喜欢我,他以后再也不和我做朋友了。妈妈还没听完,就急切地劝慰道:“无所谓啦,你不还有别的好朋友吗,再说,你不在意不就得了”。强强无语……

强强班里有个小朋友健健很爱打人,强强对妈妈说:“妈妈,健健今天踢我的腿了。”妈妈头也不抬地说:“没事的,都是同学吗,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,不用在意太多了”。强强无语……

在强强表达自己的感受时,妈妈不由自主地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要告诉强强:你这样的感受不对,应该这样去感受,你不要太在意嘛,无所谓就好了。

然而,强强的感受是什么呢?真的如妈妈期待的那样吗?强强的沉默说明了一切。

沉默显然是生存的智慧和聪明的应对之道。然而,长期下来,就变成了孩子人格的一部分。

慢慢地,强强越来越少和妈妈说自己的事情了,人变得敏感而易怒。有时,别人的一句话,一个眼神都会激惹到他。上了小学的强强身体更强壮了,他好像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,退缩的强强却变成了一个动不动就出手打人的孩子。

妈妈因此也深受困扰,孩子怎么从原来的退缩变成了爱打人了。其实,敏感易怒爱打人的强强,和原来那个退缩的孩子,心理层面上并无不同,只是外在反应看起来不一样了,但不变的是一样的玻璃心。

分裂感,孩子的自我体验被损害时的产物

孩子因为表达自己,尝试和妈妈沟通,非但没有得到理解和接纳,反而得到了一个信息,“你不可以这样想,不可以有这样的感受,这样的感受是不对的”。孩子无法信任自己的感受,觉得自己的受伤和脆弱是不好的,是令人羞耻的,不被接纳的。

因此,孩子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,就可能体验那种不被接纳的不舒服感。然后自然地想要摆脱这种感觉。

孩子可能隔离这些感受,把这些受伤的感觉藏起来,不处理,假装不存在一样。然而,当隔离这些感受时,孩子同时也隔离了真实的自己,因为他用自己的背对着自己的内心,所以难以了解自己到底是谁。

孩子也可能通过向外攻击,指责和迁怒于别人,使自己体验到虚幻的强大感,来摆脱脆弱和因为脆弱而带来的羞耻感。

不管是隔离隐藏,还是拿起武器战斗试图驱赶,孩子都是在用自己的一部分试图铲除掉另一部分,体验到内在分裂的感觉,显然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斗争。

否定孩子的感受,是父母在表达自己的脆弱

显然,强强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表达,压根就没有试着了解强强的内心感受。她的内心或许先有这样一个不接纳的声音,“别人拒绝你就难过委屈可不成,将来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天天要难受,妈妈希望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,不在乎别人怎么看,是个内心强大的人”。

妈妈第一时间体验到了被拒绝的脆弱,并把这种感觉当作孩子的真实体验,然而妈妈内心希望孩子不在意,想当然地认为如果不触碰、不理会这个感受,这个感受就不存在了。同时,通过自己“正确”语言的指导,就可以让孩子转换到新的感受。

这实在是一个误解,相比较而言,只是听着什么也不说也比这种表达好很多!我们只需想象一下,如果是自己听到妈妈这种劝导后的感觉,可能就知道这么做是多么糟了。

聆听孩子的感受,提供情绪恢复的空间

儿子班级曾有一个小朋友,有一段时间喜欢通过动作表达喜欢或不喜欢,和别的小朋友冲突也比较多。有一天接儿子放学,儿子和小朋友边走边聊,忽然对我说:“妈妈,XX今天还踩我的脚呢”。我当时还纠结,这种情况我该有个什么态度呢,迟了一下我回应道:“是吗,那你有什么感觉?”儿子接下来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:“我是三(葫芦)娃,铜头铁臂,一点都不疼”,一边说还得意地摇着脑袋,把双臂架起来显示自己的威猛。

事实上,当我们劝孩子“不要在意,无所谓”时,恰恰暴露了我们的内心,表明我们很受伤很在意,通过劝慰孩子避免体验自己的不舒服感觉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负面感受转稼到了孩子身上。

强强听起来或许确实有受伤的感觉,但这个感觉或许和妈妈的并非完全一样。妈妈此时要做的是放下自己的主观评判,用心去聆听此刻孩子的感受:你听到他这样说有什么感受,我看到你的表情好像有些不高兴,听起来你有些难过是吗等诸如此类的话,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等,让孩子知道我们在乎他的感受,不是否定,是同在。

妈妈的手中没有尺子来度量你,也没有速效止痛药急于把你从难过中拉出来,有的只是爱和接纳。

妈妈自己足够有力量,才可能承受得住受伤的感觉,就不会陷在自己的焦虑里,就有更多的心理资源聆听到孩子的需要。

允许孩子自由地体验痛苦,孩子才能重获力量

如果妈妈善于反思和觉察自己的感受,就可能及时地停下焦虑驱使下的无意识行为,重新分配心理资源聆听孩子的心声。

一次,儿子被小朋友拒绝,很不高兴地来到我身边,眼睛眨巴眨巴地想要流眼泪。我看到儿子这样,内心深处其实泛起一种受伤的感觉,这是妈妈们最容易分不清自己的感受和孩子当下体验的时候,我有一种想要用诸如“没关系,妈妈陪你一起玩”等苍白无力的语言来安慰他的冲动,其实那是我劝慰自己的声音。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及时提醒并叫停了我。我用手抚摸了一下儿子的头,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,让他知道我听到了,也懂他的感受,他把脑袋斜靠在我的身上,就这样我们母子没有任何语言过了一会儿。儿子忽然说:“妈妈,我要去旗杆那边玩”。

看到儿子脸上重新泛起的活力和快乐,我知道他从痛苦中已经恢复出来了。孩子需要空间去消化和处理受伤的感觉,成人提供空间允许他自由地体验痛苦,痛苦就会消失,孩子从中也获得了新的力量,这就是走向坚强的路径。

许多成人很困惑,以前养那么多孩子无暇顾及也健康地长大了,现在养一个孩子怎么这么难。其实,以前孩子多照顾得粗,倒是从客观上满足了孩子从痛苦中恢复的成长需要。而今,孩子像是在探照灯下生活一样,成人的眼睛紧紧追随,时刻准备着进行干预、教育和帮助,孩子被挤压得失去了自我成长的空间。

体验脆弱,造就有力量的心灵

痛苦和脆弱从来不可能被驱赶走,也不可能通过压制而消失。只有通过不带评价地体验过程,脆弱的感觉才可能真正地消失。

强强本来有些难过,这个难过本身如果能够得以自然地体验,它就会很快消失了。然而,因为妈妈的劝慰,强强就在原来的难受基础上,又增加了一个“我不应该这样感受”的评价,这个评价使强强想要拒绝体验难过,但难过如果没有被体验它是不会真正地消失的。你越是拒绝它,它就越强烈地被体验到。接下来再纠缠强强的已不是难过本身,而是“我为什么难过,我不应该难过,我要想办法摆脱这个可怕的感觉”,难过和脆弱从一个自然的感受升级为一个可怕的感受,牵扯了一个人大部分的精力与之对抗。

在摆脱脆弱的过程中,脆弱就越聚越多。

开放地体验脆弱,脆弱就会变成力量的源泉,因为只有允许自己脆弱,才有力量强大。